胚胎學
脊索 Notochord
- 脊椎動物中,脊索的支持功能將會被脊柱取代,脊索為胚胎期暫時的構造
- 特化的上胚盤細胞(脊索前細胞(prenotochordal))從原凹部分進入,並往頭部 延伸,直到碰到脊索前板(prechordal plate),形成脊索板(notochordal plate)
- 脊索前細胞插入下胚盤(hypoblast),與部分下胚盤細胞彼此融合取代,形成 脊索板(notochordal plate)
- 下胚盤細胞逐漸被內胚層(endoderm)細胞取代,脊索板也開始增生並脫離內 胚層,在中胚層空間形成長形管狀,此為最終脊索(definitive notochord)
- 脊索的功能
- 提供胚胎結構支持力
- 刺激上胚層細胞形成神經板、神經管,刺激軸旁骨骼、肌肉生長
- 轉形(transform)體節(somites)中特定中胚層細胞,最終成為椎間盤髓核(nucleus pulposus of intervertebral disc)(但是和脊柱骨骼形成無直接關係)
- 刺激背側胰臟(dorsal pancreas)早期發育
神經管形成 Neurulation
- 胚胎第3周,脊索(notochord)導引外胚層分化出神經外胚層(neuroectoderm),形成神經板(neural plate)
- 神經板向脊索凹陷後形成神經溝(neural groove)和神經摺(neural fold),封閉後形成神經管(neural tube)和四處移行的神經嵴細胞(neural crest cells)
- 原腸胚(gastrula)改稱為神經胚(neurula),神經管於第4周封閉
- 在頭部會特別突出,最後形成腦部
- 神經外胚層會產生腦和脊髓,也會產生其他構造如視網膜,伸長的神經板會對應脊索長度,當脊索延伸時,神經板變寬且向頭側伸展至口咽膜,最後伸展超過脊索
- 脊索與神經管之比較Notochord vs Neural tube
|
脊索Notochord |
神經管Neural tube |
胚層來源 |
中胚層 |
外胚層 |
位置 |
位於神經管的腹側 |
位於脊索的背側 |
功能 |
胚胎時有支持作用 |
發育分化形成腦和脊髓 |
成年以後 |
大多數組織退化 |
形成大腦、中腦、小腦、脊髓等中樞神經系統 |
- 第3周末尾,神經褶開始移動並且融合,神經板受到脊索(notocord)的誘導轉變為神經管(neural tube),即CNS原基。神經管很快從外表面外胚層分開,而表面外胚層會融合形成連續的一層之後,表面外胚層分化為表皮
疾病介紹-神經管缺陷 Neural tube defects, NTD
- 神經管首、尾端不閉合或閉合不全
- 懷孕前三個月起每日服用400 µg葉酸(folic acid),可有效降低神經管缺陷的發生率
- 無腦畸形(anencephaly)
- 發生於頭端、腦部組織不發育,形成無腦
- 出生時多已死亡,僅少數能存活少許幾天
- 可以藉由母體中的α-胎兒蛋白篩選及超音波檢查診斷出來,中止妊娠
- 脊柱裂(spina bifida)
- 頸部或其下的神經管未閉合,最常見於腰薦區(lumbosacral region)
- 主要可分為三類
- 隱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cculta):脊椎骨有開口,脊髓無明顯損傷
- 腦脊髓膜膨出(meningocele):腦脊髓膜通過椎體開口突出體表,但脊髓未暴露
- 腦脊髓脊髓膜膨出(myelomeningocele):脊髓也通過開口暴露於體表,又稱為開放性脊柱裂(open spina bifida)
- 治療
- 目前無廣泛有效對於脊柱裂的治療
- 在生產前診斷脊柱裂,目前正在發展子宮內手術的治療方式
- 產後治療則是修復脊柱開口、復健治療和治療水腦
神經嵴 Neural crest
- 胚胎第3~4周,外胚層板狀的神經摺(neural fold)會封閉,圍成管狀的神經管(neural tube),在神經溝(neural groove)外緣形成神經嵴細胞(neural crest cells)
- 形成神經管後,神經嵴細胞脫離神經管進入胚胎中胚層,大範圍移動到胚胎各處形成神經組織、中胚層衍生物構造(←由外胚層轉形為中胚層)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