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部發育Development of Head and Neck

 

舌頭發育development of tongue

  1. 胚胎第4周,第一、二咽弓交界中線處盲孔(foramen cecum)前緣隆起形成奇結節(tuberculum impar)(=中央舌芽median tongue bud),之後中央舌芽前外側形成左右外側舌芽(lateral tongue bud),外側舌芽向前延伸,最終於中線處左右與中央舌芽癒合,形成舌前2/3部分
  2. 盲孔之後中線處由第二三四咽弓共同形成凸起的連合部(copula)(=鰓弓下隆起hypobranchial eminence),連合部將來形成舌後1/3,與前方2/3間以倒V形界溝(terminal sulcus)為界
  3. 神經支配
    • 第一咽弓由三叉神經支配,故舌前2/3GSA(一般軀體感覺)由三叉神經支配
    • 舌後1/3GSA由第三咽弓的舌咽神經支配,同時此部位的味覺亦由舌咽神經支配,這也指出第三咽弓為舌後1/3的主體
    • 第二咽弓由顏面神經支配,負責舌前2/3的味覺,而舌後1/3黏膜表面由於被舌咽神經支配,顏面神經支配舌後1/3GSA
    • 連合部之後中線處會形成第三個隆起稱為會厭隆起(epiglottal swelling),將來會發育為會厭(epiglottis),舌頭後緣及會厭皆由第四咽弓神經-迷走神經的喉上神經(superior laryngeal nerve)支配,包括GSA和味覺

 

甲狀腺發育development of thyroid gland

  1. 甲狀腺原基(primordium)由盲孔(foramen cecum)(←舌前2/3、後1/3的交界中線)處的內胚層形成
  2. 甲狀腺原基於盲孔處向舌內部下降,形成甲狀舌管(thyroglossal duct),甲狀腺原基和甲狀舌管一路下降,通過舌骨前方、喉軟骨前、氣管第1~3節軟骨前,到達約氣管第3軟骨的最終位置
  3. 臨床疾病-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 cyst)
    • 正常甲狀蛇管閉鎖,只留下盲孔
    • 但可能會有少數未完全閉鎖的小段殘留管,累積液體後成為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 cyst)
    • 可能出現在舌內、舌骨上下、喉軟骨前等甲狀腺下降沿線
    • 治療術式為Sistrunk procedure
  4. 神經嵴細胞(neural crest cells)移至第四咽囊下半的後鰓體(ultimobranchial body),胚胎第7周時下移,併入甲狀腺外側葉內,成為分泌降鈣素(calcitonin)的濾泡旁細胞(parafollicular cells)(=透明細胞clear cells, C cells),胚胎第14周,甲狀腺出現完整濾泡並開始出現功能,刺激胎兒CNS發育以及整體的身體生長

 

副甲狀腺發育

  1. 人類胚胎有4對咽囊(第五對咽囊退化併入第四對),胚胎第5周時,第三對咽囊上半發育為下副甲狀腺(inferior parathyroid gland),第四對咽囊上半發育為上副甲狀腺(superior parathyroid gland)
  2. 第三咽囊胸腺向下移到胸腔最上方的上縱膈,連帶拖動下副甲狀腺向下移動,直到甲狀腺低位為止
  3. 第四咽囊的上副甲狀腺則移動到甲狀腺高位為止
  4. 正常副甲狀腺位於甲狀腺外側葉後表面下極附近,但極有可能出現在舌古到上縱膈的整個頸部區域,以及上胸部前方(5%)

 

臉部胚胎學

  1. 胚胎第4周,臉部五原基(primordia)出現
    • 額鼻隆起(frontonasal prominence)
    • 上頷隆起(maxillary prominence)(左右兩個)
    • 下頷隆起(mandibular prominence)(左右兩個)
  2. 胚胎第5周,額鼻隆起兩側腹外側隆起形成鼻板(nasal placodes),再形成鼻孔邊緣的內外側鼻隆起
  3. 胚胎第6周,上頷隆起向內側擠壓內側鼻隆起,最終共同形成上唇,外側鼻隆起形成鼻翼(ala),但未參與上唇形成
  4. 雙側下頷隆起於中線癒合形成下唇和下顎
  5. 以下參與鼻(nose)的形成
    • 額鼻隆起
    • 左右內側鼻隆起
    • 左右外側鼻隆起

隆起

形成構造

額鼻隆起(frontonasal prominence)

前額、鼻根、內外側鼻隆起

上頷隆起(maxillary prominence)

臉頰、上唇外側部分

內側鼻隆起

鼻嵴、鼻尖、上唇人中(philtrum)

外側鼻隆起

鼻翼(ala)

下頷隆起(mandibular prominence)

下唇

 

顎發育development of palate

  1. 胚胎第6
    • 內側鼻隆起形成上唇人中(philtrum)
    • 上頷隆起於中線處遇合成三角形原顎(primary palate)(=前顎)
    • 原顎長出4顆門齒
  2. 胚胎第7
    • 上頷隆起水平向中線突出形成顎板(palatine shelves)
    • 左右顎板於中線相癒合形成次發顎(secondary palate)(=後顎)
    • 前後顎相接處形成門齒孔(incisive foramen)

 

牙齒發育development of teeth

  1. 牙齒由外胚層、中胚層(源自神經嵴細胞)共同形成
  2. 表皮上胚層來源的口腔齒板(dental lamina)內陷形成琺瑯質母細胞(ameloblasts),之後發育為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enamel)
  3. 神經嵴細胞來源的中胚層間葉組織先形成齒乳頭(dental papilla),再形成齒質母細胞(odontoblasts)和牙髓(含血管及神經嵴移入的三叉神經)
  4. 齒質母細胞最後發育為齒質(象牙質dentin)
  5. 臨床疾病-四環素(tetracycline)
    • 四環素類抗生素,包括金黴素(chlortetracycline)、土黴素(oxytetracycline)、四環黴素(tetracycline)等,可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
    • 可通過胎盤膜,與發育中的牙齒、硬骨鈣質(羥磷灰石hydroxyapatite)結合造成沉積
    • 會使發育中的牙齒齒質(dentine)出現黃褐色、濃灰色的四環素色素沉積(minocycline pigmentation)變色現象與琺瑯質(enamel)發育不全(hypoplasia)
    • 若孕婦於胎兒14周時,或出生後8歲以前使用此類抗生素,會造成永久齒色素堆積

 

development_of_face.PN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achingCenter. 的頭像
    TeachingCenter.

    ~Teachingcenter的醫學筆記~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