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女性,最近一週來發燒、畏寒及右上腹絞痛。檢查發現她有黃疸現象且血中結合型膽紅素濃度過高。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有膽囊結石與總膽管擴張的現象。此外在肝臟也可以看到三個約1至2公分的囊狀病變。下列何者最可能造成上述變化?
(A)Clonorchis sinensis
(B)Entamoeba histolytica
(C)Escherichia coli
(D)Salmonella typhi
答案 C
詳解 Escherichia coli(大腸桿菌)會侵入肝臟會產生囊狀病變,並造成膽汁中水溶性膽色素分解,分解後的游離 型膽紅素和鈣結合形成沉澱而產生結石,結石使膽汁鬱積故見總膽管擴張。臨床症狀表徵為右上腹或上腹疼痛,經常伴隨噁心及嘔吐。因肝臟病變及膽管阻塞所以結合型膽紅素回流至血液中的量就會增加,這時病人會出現黃疸。發燒畏寒等發炎反應可因為結石引起。
(A) Clonorchis sinensis 中華肝吸蟲。臨床包括肝、膽及胰臟的症狀,如膽囊炎、膽管炎、膽結石、肝硬化、黃疸或胰臟炎。囊狀病變少。
(B) Entamoeba histolytica 痢疾阿米巴,為原生生物,主要侵犯cecum和ascending colon,嚴重時會感染整個大腸,症狀為腹痛、腹瀉、便中帶血及黏液。少數感染者可能引起腸道外阿米巴症,如侵入肝臟造成膿瘍。
(D)Salmonella typhi是革蘭氏陰性菌,侵犯迴腸、結腸的上皮細胞及Peyer淋巴節,嚴重會造成傷寒熱(typhoid fever),發病初期會高燒寒顫,接著出現紅疹和腹痛症狀,嚴重更可能導致腸道出血或休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