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腸病毒臨床處置建議
(部分包含幼兒和兒童的內容一起說明)

 

可以一並參考
腸病毒Q&A
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54511292
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54511142

腸病毒感染嚴重患者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之適應症
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54523211
腸病毒之(重症)照護
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54523736

 

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的發生率約為26-50/100,000,據研究顯示於流行期對所有新生兒做病毒培養之陽性率為12.8%。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病例約佔所有兒童腸病毒感染病例的10%;若對疑似全身性感染之新生兒做病毒檢測,約有3%被確認為腸病毒感染。在台灣,60%的案例發生在夏天

臨床表現症狀具多樣性,往往與孩童期表現症狀不同,從非特異性發燒到致死性敗血症、心肌炎、肝炎合併急性肝衰竭等,死亡率為0-42%,足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的問題不容忽視。

 

病毒介紹
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在1997年以前,已知而被分類的腸病毒共有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伊科病毒(echovirus)及腸病毒(enterovirus)等。近年來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依據基因序列分析結果將之重新歸類,分為人類腸病毒 ABCD (human enterovirus ABCD)。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的常見病毒型為伊科病毒和克沙奇 B 型病毒,其中以伊科69111930型,克沙奇B1-B5型病毒較為常見。
根據台灣研究報告,2009年至2013年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個案,其中未足月之個案共4名,分別為20091(克沙奇B1型病毒)20102(克沙奇B1型病毒)20131(伊科30型病毒)

Enterovirus A

Coxsackievirus A2~8, 10, 12, 14, 16
Enterovirus A71, 76, 89~92, 114, 119~121
Simian enteroviruses 19, 43, 46
Baboon enterovirus A13

Enterovirus B

Coxsackievirus A9
Coxsackievirus B1~6
Echovirus 1~7, 9, 11~21, 24~27, 29~33
Enterovirus B69, 73~75, 77~88, 93, 97, 98, 100, 101, 106, 107, 110~113
Simian enterovirus SA5

Enterovirus C

Coxsackievirus A1, 1115, 1318, 17, 19~22, 24
Enterovirus C95~96, 99, 102, 104, 105, 109, 113, 116~118
Poliovirus 1~3

Enterovirus D

Enterovirus D68, 70, 94, 111, 120

 

傳染途徑
腸病毒傳染性極強,一般而言,主要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例如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咳嗽或打噴嚏、飛沫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受到感染。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大約2 10天,平均約35。發病前數天在喉嚨及糞便都有病毒存在,此時即開始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糞便排出病毒,時間可達812週之久。
新生兒的腸病毒傳染可能發生在產前、生產中或產後階段。有文獻報告發現母體的垂直傳染機率可達57%。就新生兒發病時間來看,若新生兒1-14天大時出現症狀,可能為周產期的感染。

新生兒的傳染途徑如下:

  1. 經胎盤感染(先天性感染)
    • 腸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屏障感染胎兒,已有研究發現羊水與臍帶血中可分離出腸病毒,證實為經由胎盤的先天性感染途徑
    • 新生兒若是在子宮內受感染,通常發生在懷孕晚期,臨床症狀多在出生後48小時內發生
    • 母親受感染必須經過5-7天的時間,才能產生足夠的IgG通過胎盤,而新生兒體內IgG 濃度的多寡會直接影響新生兒的發病程度,故若於出生3-7天大發病的新生兒,因母親抗體量的不足,常會出現較嚴重感染
    • 至於在懷孕前期、中期是否會發生子宮內感染,則較不明確
  2. 生產時經產道感染
    • 生產過程中,胎兒可能因接觸到已感染腸病毒的母親之血液、產道分泌物、糞便等而受到感染
    • 大約4%的母親在生產後,於糞便中可檢測出腸病毒
  3. 產後感染
    • 產後新生兒可能因直接接觸感染者(包括母親、其他密切接觸者或醫護人員)的口咽分泌物或糞便而感染腸病毒,也可經飛沫、間接接觸無症狀帶病毒感染者之途徑感染腸病毒
    • 在新生兒照顧中心或醫院內集中照顧的單位,新生兒出生後的接觸傳染,病情通常較垂直傳染所得到者輕微。

 

臨床表現
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後的症狀有各種表現,從最輕微的發燒到致命的多重器官衰竭皆可見。若出現類似敗血症或敗血性休克之現象時,稱為「新生兒腸病毒敗血症(neonatal enteroviral sepsis)」或「腸病毒敗血症候群(enteroviral sepsis syndrome)」。
統計上感染腸病毒的新生兒有80%無症狀,20%有發燒、嗜睡等症狀而需要住院
新生兒腸病毒感染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躁動不安、餵食不佳、嗜睡,其他症狀如發紺或膚色蒼白、肌張力低下或過高、腸胃症狀、黃疸、出血點、抽搐等都有可能出現。當感染侵犯重要器官導致功能不足,則可稱為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如新生兒腸病毒敗血症(腸病毒敗血症候群)、心肌炎、心包膜炎、肝炎合併凝血功能異常、腦炎、肺炎合併呼吸衰竭、其他(猝死、胰臟炎、壞死性腸炎等)
根據台灣單一家醫學中心的統計,146 位住院的新生兒腸病毒感染,29%為非特異性發燒表現、42%為為無菌性腦膜炎、29%為壞死性肝炎合併凝血功能異常。臨床上當新生兒出現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或多重器官衰竭等敗血症徵象,若排除細菌等其他常見病原感染時,需高度懷疑為新生兒腸病毒感染個案。

新生兒、嬰幼兒童腸病毒感染的臨床表現說明:

  1. 非特異性症狀:
    • 包含發燒、躁動不安、倦怠、食慾不振、非特異性的斑疹或斑丘疹等。
    • 絕大多數類型的腸病毒都有可能引起此症狀
  2. 呼吸道症狀:
    • 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導致咽峽炎(herpangina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咽炎、氣管支氣管炎、肺炎等症狀,惟該等症狀較易出現在出生後接觸感染之嬰幼兒身上。
    • 急性淋巴結性咽炎,可見懸雍垂和後咽壁有白色明顯病灶。
    • 較少見鼻分泌物、咳嗽、呼吸暫停、呼吸急促、喘鳴、呻吟聲及鼻翼煽動等呼吸道症狀。
    • 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 較常見的病毒型別:克沙奇A1-A10A16A22型、病毒腸病毒71型。
  3. 腸胃道症狀:
    • 嘔吐、腹脹及腹瀉等症狀較常發生。
    • 亦可能併發急性胰臟炎、腎上腺出血及壞死性腸炎。
  4. 手口足病:
    • 發燒、手腳、口腔及臀部周圍出現稍微隆起的紅疹,其頂端大多有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見於手掌、腳掌、手指及腳趾間。
    • 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有些需要住院給予點滴。
    • 較常見的病毒型別:克沙奇A16A4A5A9A10B2B5型病毒、腸病毒 71 型。
  5. 新生兒腸病毒敗血症:
    • 最常見的表現症狀包含發燒、食慾不振及倦怠。此外,病人會出現發燒、肝脾腫大、凝血功能病變、血小板低下、貧血。其他症狀包括腹脹、躁動不安、皮疹、肌肉張力低下、腹瀉、嘔吐、抽搐、黃疸、呼吸窘迫、呼吸暫停、心跳過快、休克、微血管回填時間延長等。
    • 有些新生兒可能因血小板低下及濔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導致皮膚出現出血斑點、瘀血、紫斑、大理石斑及腸道出血等。
  6. 肝炎:
    • 可能是單獨的臨床表現或屬於新生兒腸病毒敗血症的表現之一,也可能與腦炎、心肌炎合併出現。
    • 有些腸病毒感染之新生兒,特別是克沙奇B1B3型病毒感染,會合併黃疸或肝功能指數上升等肝炎的症狀,可能發展為猛爆性肝炎、急性肝細胞壞死,出現肝指數及LDH (lactic dehydrogenase, 乳酸脫氫酶)顯著上升、黃疸、急性肝衰竭及凝血功能異常。
    • 新生兒肝炎或肝衰竭並無清楚定義,台灣學者的報告對肝壞死合併凝血功能異常,採用之定義為:AST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血清麩胺酸苯醋酸轉氨基酵素,或稱GOT)高於正常值上限的3倍加上血小板低於100,000/L
  7. 心肌炎:
    • 部份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例如克沙奇B型病毒感染,可同時併發心包膜炎或心肌炎,臨床表現包括出現暫時性心雜音、心音微弱(distant heart sound)、脈搏微弱、發紺、心跳過快、心律不整、心臟肥大、心室收縮功能不全、低血壓、鬱血性心衰竭、肺水腫、心肌缺血、甚至心源性休克。
    • 實驗室檢驗發現心臟肌肉酵素上升,尤其是心肌鈣蛋白(Troponin-I Troponin-T)。心電圖檢查可能出現的心律不整有心室上頻脈(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T段壓低(ST segment depression)等。
    • 新生兒因感染腸病毒而導致心肌炎之死亡率約30~50%,常發生在發病後ㄧ週左右。
    • 雖死亡率高,不過存活的個案復原得快,較少見重大後遺症。
  8. 中樞神經症狀:
    • 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或合併腦膜腦炎兩者的形式表現。
    • 罹患腸病毒腦膜炎的新生兒可見躁動不安、食慾不振或前囟門膨出。若出現抽搐、意識改變及局部神經學症狀,則暗示著腦炎的可能性。
    • 除非合併其他器官感染,不然單純病毒性腦膜炎致死率並不高。
    • 腦膜炎或腦炎時,腦脊髓液分析顯示白血球增加,其中主要為淋巴球,此外蛋白質濃度可能上升、葡萄糖濃度可偏低或在正常值內,且無細菌被培養出來。
    • 其中以克沙奇病毒、小兒麻痺病毒、伊科病毒、腸病毒71型較容易造成。
  9. 流行性肌肋痛:
    • 胸部突發性陣痛,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短暫噁心、嘔吐及腹瀉。
    • 以克沙奇B型病毒較為常見。
  10. 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 眼睛發紅出血、有異物或疼痛感、畏光、眼皮腫脹、分泌物增加。
    • 通常一眼先發炎,數小時內擴散到另一眼。

 

診斷方式
一般要由臨床症狀判斷是感染那一種腸病毒血清型別並不容易,通常需藉助於實驗室診斷才能確定。目前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反轉錄酵素-聚合酵素鏈鎖反應(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病毒分離及血清學檢驗等。
反轉錄酵素-聚合酵素鏈鎖反應,是利用設計好的特殊核酸序列與檢體內可配對的核酸結合,將核酸大量複製到可以偵測的濃度。這種檢驗具有很高的敏感度,而且檢驗時間只需數小時。
病毒分離是標準檢驗方法,檢體來源包括咽喉拭子或咽喉洗液、糞便或肛門拭子、脊髓液或水泡內滲出液及臟器等臨床檢體。目前以組織或細胞培養來分離病毒,腸病毒會使細胞產生細胞病變,再用間接免疫螢光法(IFA)或分子生物學鑑定病毒的血清型別。在感染腸病毒後69天內,病毒也可能從血液分離出來,而在受侵犯器官病理解剖的檢體中亦可找到腸病毒。血清學檢驗偵測特異性抗體亦可提供參考,目前臨床上可檢測腸病毒71IgM
但以上方法過於耗時,基本上臨床以問診和症狀診斷為主

臨床診斷重點  除例行診療外,應特別注意下列事項:

  1. 病史詢問重點
    1. 周產期病史與出生史
      1. 周產期病史詢問重點為懷孕時母親是否有發燒或病毒感染的症狀,如呼吸道、腸胃道症狀、皮疹等;母親是否有特殊疾病如:無菌性腦膜炎、咽峽炎、心包膜炎、心肌炎等,尤其是在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
      2. 出生史詢問重點為是否有早產、早期破水、胎兒窘迫或是出生後呼吸窘迫的情形。
    2. 接觸史
      1. 母親在懷孕時,尤其是分娩前後各14天,是否有接觸到疑似或確診之腸病毒的個案。
      2. 產後新生兒所有接觸者,包括:父母親、兄姐、醫療照護人員、同住的家屬、其他親友等,是否有發燒或病毒感染的症狀。
    3. 現病史
      1. 一般性症狀與徵候:發燒、倦怠、餵食不佳、躁動不安、黃疸、嘔吐、腹脹、腹瀉。
      2. 神經學症狀與徵候:意識改變、煩燥不安、清醒時無故驚嚇、嘔吐、眼神呆滯、前囟門膨出- 睡眠狀態改變:嗜睡、睡眠中斷、無法入睡。
      3. 肢體運動異常:肌肉張力降低、肢體麻痺、抽搐。
      4. 心肺系統症狀與徵候:咳嗽、呼吸急促、喘鳴、鼻翼煽動、呼吸暫停、發紺膚色蒼白、大理石斑、手腳冰冷、冒冷汗、脈搏微弱、心跳過速、心律不整。
  2. 身體診察重點
    1. 生命徵象測量:體溫、脈搏、呼吸次數、心跳次數、血壓、尿量監测。
    2. 全身皮膚檢查:膚色蒼白、黃疸或發紺、斑疹或斑丘疹、水疱、出血斑點、紫斑、淤血、大理石斑、微血管回填時間延長。
    3. 頭部:前囟門觸診是否有膨出。
    4. 意識狀況和神經學檢查:
      1. 嗜睡、煩燥不安、清醒時無故驚嚇。
      2. 驚嚇(Moro)反射、吸吮反射、尋根反射(rooting reflexes)、瞳孔大小與對光反應、眼位狀況異常
    5. 口腔檢查:喉嚨紅腫發炎或口腔潰瘍(較少出現於新生兒,較常見於兒童)、出血斑點。
    6. 頭頸部檢查:頸部僵硬(較少出現於新生兒)
    7. 胸部檢查及呼吸因:上胸骨區凹陷和肋緣下陷、鼻翼煽動、呼吸急促、呼吸暫停、囉音。
    8. 心音:奔馬律(gallop rhythm)心音、心音微弱(distant heart sound)、心律不整、心雜音
    9. 腹部檢查:腹脹、肝或脾腫大
    10. 四肢:抽搐、肌肉張力降低、深腱肌反射(DTR)增強
  3. 實驗室檢查
    1. 血液常規檢查、C反應蛋白、血液細菌培養、血糖、電解質、動脈血液氣體分析、肝功能指數、白蛋白、膽紅素(total/direct bilirubin)、乳酸脫氫酶(LDH)、血液尿素氮(BUN)、肌酐酸(creatinine)、肌肉酵素(creatine phosphokinase與其MB)、心肌鈣蛋白(Troponin-ITroponin-T)、凝血功能 PTaPTT
    2. 病毒培養:建議檢體採集涵蓋可能暴露病毒的地方,如鼻咽喉頭拭子、肛門拭子、糞便、血液、尿液或腦脊髓液;血清、呼吸道拭子及腦脊髓液檢體可加做RT-PCR鑑定病毒基因型
    3. 腦脊髓液分析
    4. 心電圖監測
    5. 影像檢查:胸部X光、杜卜勒腦部超音波及顱內血流測量、心臟超音波檢查、腦部或脊髓磁振造影(MRI)檢查

 

治療
可以一並參考此篇中的分期與治療
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54523736

  1.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
    • 國際間已有IVIG用於新生兒腸病毒感染治療相關文獻發表,但治療效果尚無定論。
    • 早期(發病3日內)給予IVIG,預後較佳。克沙奇 B 型腸病毒感染,病人一開始表現類似新生兒敗血症,之後許多都是以肝炎併肝壞死為重症表現,報告結果顯示在這些病人早期使用 IVIG 可能會有幫助。
    • 對有接觸史但未發病的嬰兒給予預防性的IVIG,目前並無大型的臨床試驗可證實其效用。
    • 依據疾病管制署公告之「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臨床處理注意事項」,當感染個案出現急性腦炎、急性腦脊髓炎、自主神經機能失調、敗血症候群等條件時,為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之適應症。
    • 但因新生兒之臨床表現與兒童期感染不盡相同,而以心肌炎、肝炎合併凝血功能異常、腦炎、敗血症等為常見重症表現,建議此時可考慮使用 IVIG 治療。
    • 治療建議劑量為1 gm/kg ,靜脈滴注12小時一次,必要時可重複再給予一次。
  2. 支持療法
    • 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以支持療法為主。對輕症者,給予水份與營養支持、觀察病情變化,即可自行恢復。
    • 若與細菌性敗血症難以區分,可給予經驗性廣效抗生素。
    • 對預期病情會加重、出現重症症狀、或生命徵象不穩定等,需要嚴密監測或積極處置時,應轉入加護病房治療,並遵循新生兒急救原則,依序維持呼吸道暢通、提供換氣協助及維持循環。
    • 治療過程需監測心肺功能、血液動力學及神經學變化,並追蹤檢驗生化、電解質、血糖、血液氣體分析等,放置周邊或中央靜脈導管給予適當輸液治療。
    • 並依病情會診相關次專科醫師共同照顧,例如兒童心臟、兒童神經科、兒童感染、兒童腸胃科醫師等。
  3. 呼吸治療
    • 視狀況給予氧氣治療,若發生呼吸衰竭或頻繁的呼吸暫停等症狀,需考慮給予正壓換氣,必要時需插氣管內管給予機械式換氣支持。
    • 目標是維持適當的血液氧氣、二氧化碳濃度及酸鹼值,以免組織器官缺氧狀況惡化,但需注意避免血氧過高或過度換氣。
    • 若併發肺高壓症,可考慮使用吸入性一氧化氮治療。
    • 若缺氧狀況仍持續未能改善,可考慮使用ECMO
  4. 休克的處置
    • 若出現灌流不佳之休克現象,依循新生兒敗血性休克的處理原則,先快速給予輸液急救,使用生理食鹽水或膠體(colloid)10ml/kg,並監測與矯正低血糖、低血鈣。
    • 若輸液急救後未改善者,Dopamine為第一線使用之升壓藥物,起始劑量為5-10 μg/kg/min,若仍未改善可加上DobutamineEpinephrine,並可調升藥物劑量,相關使用劑量範圍如下列心肌炎條目中所述。
    • 建立中央靜脈導管,取得更多血液動力學參數,以做為嚴重休克治療之參考。
    • 若對上述治療無反應之嚴重休克,依血液動力學變化與心室功能等資料,考慮使用Norepinephrine或其他血管收縮劑、血管擴張劑、吸入性一氧化氮等。
    • 若仍無改善,ECMO是可列入考慮之處置方式。
  5. 心肌炎
    • 嚴密監測心臟功能:放置動脈導管監測血壓與動脈血液氣體分析、心臟超音波檢查。
    • 給予氧氣或呼吸治療、謹慎的體液復甦,並且適當輸血以維持足夠血色素。插管、呼吸器及鎮靜藥物使用,可以降低心衰竭病人的代謝需求,呼吸器亦可降低左心室後負荷,但插管及鎮靜藥物的使用,仍有造成病人循環迅速惡化的可能性,過程中需謹慎並隨時準備開始復甦。
    • 可給予DopamineDobutamineEpinephrineMilrinone支撐循環。
      1. Dopamine:是目前優先選用的升壓藥,隨著劑量不同,對循環會產生不同效果,劑量範圍1-20 μg/kg/min
      2. Dobutamine:可增加心收縮力但升壓效果較小,劑量範圍2-20 μg/kg/min
      3. Epinephrine0.05-0.3 μg/kg/min
      4. Milrinone:增加心收縮力及減少後負荷,並且不會造成心肌耗氧量的上升。使用時須注意低血壓,可從較低劑量開始調升劑量至有效,負荷劑量(loading dose) 25-50 μg/kg 30-60分鐘給予,並接續滴注劑量範圍0.25-0.75 μg/kg/min。但一般並不建議loading使用,尤其是病患血壓偏低時。
    • 及早發現心律不整並積極處理,因為心律不整經常代表心室功能受損並且常導致心衰竭症狀加劇,臨床上常用的藥物 AmiodaroneDigoxinBeta-Blocker,但可能無療效。
    • 當臨床症狀或心臟超音波檢查結果迅速惡化時,可考慮以ECMO處置。
  6. 腦炎
    • 在維持基本血壓前提下,避免極短時間內給予大量靜脈輸液,依情況限制給予的水份。
    • 可藉由腦部超音波檢查推測腦水腫狀況。
    • 若出現抽搐時使用抗癲癇藥物PhenobarbitalPhenytoinLorazepam來控制。
    • 嚴重時可能出現抗利尿激素不當分泌症候群(SIADH),應規律監測電解質、輸液量與排出量。
    • 對於嚴重腦水腫時,可考慮降腦壓藥物,例如MannitolGlycerol等。
  7. 肝炎或肝壞死(hepatic necrosis with coagulopathy)
    • 應注意及嚴密監視是否有凝血功能病變和高血氨造成的腦病變。
    • 凝血功能病變可給予維生素K1靜脈注射1 mg,及輸注新鮮冷凍血漿(FFP)或其他血製品校正。
    • 腸道去汙法(bowel decontamination)來抑制腸道內細菌的功效仍無定論,例如NeomycinRifaximin合併Lactulose使用。
    • 可考慮使用促進膽汁排泄藥物,如Ursodeoxycholic acids (13-15 mg/kg/day)
    • 停用其他可能造成肝毒性的藥物。
  8.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異常(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opathy, DIC)
    • 需先排除其他造成DIC的原因,治療應根據病人狀況而定。
    • 凝血功能異常可給予維生素K1靜脈注射,及輸注FFP或其他血製品校正。
    • 血小板輸注原則:若正持續出血則維持血小板數高於100,000/L;若合併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低於50,000/L即可考慮輸血小板;若血小板低於30,000/L則不論是否有症狀都應該補充血小板。
  9. 其他
    • 監控體溫並避免體溫過低。
    • 維持營養及熱量是很重要的,輸液中給予葡萄糖4-8 mg/kg/min,並監控及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 短期內無法進食者,則需補充靜脈營養及脂肪來提供足夠的營養,並矯正電解質不平衡,如低血鈣等狀況。肝腎功能、三酸甘油脂等生化檢查亦需監測,並依此調整輸液與營養需求。
    • 若有貧血則輸血來維持血壓及氧氣運輸。
    • 當已有足夠輸液治療後,若患者仍有寡尿等腎衰竭症狀時,則依狀況調整後續輸液補充量或給予利尿劑幫忙。
  10. 抗病毒藥物
    • 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
    • Pleconaril是目前對於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之治療研究相對較多的藥物,但至今國內並無臨床經驗。

 

預後
大多數受腸病毒感染的新生兒皆能完全復原。
發燒約在三到五天左右緩解,而其他症狀約在四到七天內改善。根據文獻統計整體死亡率約為0-42%,容易造成死亡或嚴重併發症的相關危險因子,包括早產、母親生產時有病毒感染相關症狀、新生兒在出生一週內產生感染症狀,以及缺乏特定血清型相關抗體,這亦顯示接近生產時的產前感染比起產後感染,有較高的危險性。
發生感染時的症狀嚴重程度亦和死亡率相關,有敗血症、心肌炎、肝炎及凝血功能病變皆和較高的死亡率有關。根據國內單一醫學中心的研究,造成肝炎合併凝血異常的危險因子包括:母親生產前2週內有病毒感染症狀、新生兒於出生1週內發病、早產、新生兒白血球高於15,000/mm3、血紅素值小於10.7 g/dL。當出現肝炎合併凝血異常時[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超過30秒者],總膽紅素值大於14.3 mg/dL 或同時合併心肌炎,易造成新生兒死亡。此研究顯示,若合併肝炎及心肌炎的致死率高達71%,若合併肝壞死及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則約有24%致死率。另一研究亦顯示合併肝炎及凝血異常的患者死亡率為31%。此外,分析比較新生兒腸病毒重症死亡案例與重症存活者,肝功能指數(AST)具參考價值。國內多家醫學中心的研究指出:86%重症死亡者AST會高於1,000 IU/L。同一研究也指出預後較佳的獨立因子爲最低點血紅素值較高、無合併心肌炎、早期(發病3日內)給予IVIG
腸病毒感染的新生兒若是症狀輕微者少有長期後遺症,但在曾發生急性肝衰竭及凝血異常的病兒身上,會有肝功能異常的後遺症。而腸病毒心肌炎的存活者大多無相關心臟問題,但仍有少數患者會有心室功能不全、心室動脈瘤、心律不整或擴張性心肌病之併發症。
至於腸病毒感染到中樞神經系統,則可能會有神經學相關後遺症,包括癲癇、肢體僵硬、學習及語言障礙等,在影像檢查可能出現類似周腦室旁白質軟化的病變。

 

預防

  1. 遠離病源
    • 預防之道首重避免接觸感染者及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尤其是家中有孕產婦或新生兒時。
    • 孕婦感染腸病毒,可能無症狀或比較輕微,而且常與一般感冒無法區辨。流行季節建議準媽媽們,避免出入人潮擁擠和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以及儘量不要與疑似患者接觸。
  2. 哺餵母乳
  3. 孕產婦感染腸病毒時
    • 並不需要考慮停止懷孕,只需確實按時程產前檢查即可。
    • 當產婦得到腸病毒感染時,可推知其新生兒亦無該型腸病毒抗體,可能併發高死亡率的新生兒腸病毒敗血症。
    • 故產婦於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應注意自身及其他家中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產婦疑似腸病毒感染症狀緩解前,在醫療院所內應與新生兒隔離,不採母嬰同室,也不宜接觸新生兒。
  4. 哺乳媽媽疑似感染腸病毒時
    • 哺乳媽媽如有不適或出現疑似腸病毒感染的症狀時,建議應先就醫並徵詢醫師建議後,再決定是否哺餵母乳。
    • 對於有疑似傳染病症狀(如發燒、腹瀉、呼吸道症狀)的媽媽,建議與新生兒隔離,不宜親密接觸。
    • 在接觸或哺育新生兒前均應確實洗淨雙手,注意個人衛生。
  5. 醫療院所應做好嬰兒室感染預防措施。

  

※哺乳媽媽感染腸病毒時之母乳哺餵建議
對於哺乳媽媽有感染時的哺乳建議,尚無定論。因母乳中的乳鐵蛋白有提升抵抗力的功效,國民健康署建議新生兒及嬰兒應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對於懷疑感染腸病毒媽媽,疾病管制署建議若要哺餵母乳,考量感染腸病毒的媽媽可能透過接觸時傳染給嬰兒,因此建議不要親餵,可將母奶裝在奶瓶,並於集乳時注意手部衛生,再請健康的家人協助餵奶。
除了母子間的親密接觸可能傳染腸病毒之外,曾有新生兒腸病毒感染的個案報告證實於母乳中培養出腸病毒,而推測腸病毒可藉母乳哺餵傳染給新生兒。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嬰兒未滿三個月時,授乳母親若有腸病毒感染之虞,宜停止哺餵母乳,直至疾病康復為止

 

Enterovirus.PN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achingCenter. 的頭像
    TeachingCenter.

    ~Teachingcenter的醫學筆記~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