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兩個月大的孩童,自出生後即被發現在右側胸鎖乳突肌之下三分之一處的前緣有一小孔,會流出透明黏液,其最可能診斷為?

A.第一對鰓裂瘻管(1st branchial cleft fistula)

B.第二對鰓裂瘻管(2nd branchial cleft fistula)

C.第三對鰓裂瘻管(3rd branchial cleft fistula)

D.第四對鰓裂瘻管(4th branchial cleft fistula)

E.甲狀腺舌管囊腫

答案是(B)(請反白)

先複習一下Pharyngeal pouch演化出的結構:
(1) 第一咽囊:中耳、甲狀腺
(2) 第二咽囊:顎扁桃體、甲狀腺
(3) 第三咽囊:胸腺、副甲狀(下對)
(4) 第四咽囊:副甲狀腺(上對)、甲狀腺的濾泡旁細胞(C cell)

再複習一下Pharyngeal (branchial) cleft (groove)演化出的結構:
(1) 第一咽溝:外聽道上皮
(2) 第二~四咽溝:退化消失

 

 

鰓裂囊腫(branchial cleft cyst)(= branchial sinus)

  • 位於頸部前側方(sternocleidomastoid之前),來源為殘存的咽裂(remnants of the pharyngeal cleft)或是在頸部淋巴結內異生的唾腺組織,以第二和第三咽裂和咽弓的異常最為常見。
  • 腮裂囊腫占約兒童頸部腫塊成因20%
  • 成因為第一咽裂發育異常,或第二咽弓沒有完全覆蓋第三和第四咽弓等原因,造成頸竇(cervical sinus)沒有消失
  • 型態為2~5公分直徑大小的囊腫,覆蓋鱗狀或偽復層柱狀上皮,也可以向外至皮膚或向內至咽喉形成瘻管
  • 上皮下有豐富的淋巴組織浸潤,也常有germinal centers,故又可稱為lymphoepithelial cyst 
  • 第一鰓裂囊腫,占約1~8%,通常位於下頷與耳翼(pinna)的交角前後(inferior mandible at the angle or just below the earlobe)、外耳聽道或是耳下腺附近
  • 第二~四鰓裂囊腫則通常在下頷角的正下方或沿著胸鎖乳突肌前緣出現,其中第二鰓裂囊腫的發育異常占92~99%
    ※咽溝 = 咽裂 =
    pharyngeal groove = pharyngeal cleft = branchial groove = branchial cleft

以上為 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50573132 (頸部疾病整理)的內容
 

pharyngeal_groove_disease.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achingCenter. 的頭像
    TeachingCenter.

    ~Teachingcenter的醫學筆記~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