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學-眼睛、耳朵、腦下垂體
Development of Eyes, Ears, and Pituitary Gland

 

眼球發育的來源有4

  1. 前腦神經外胚層(neuroectoderm of forebrain)
    虹膜內層、虹膜平滑肌、睫狀體上皮、視網膜、視神經
  2. 頭部表皮外胚層(surface ectoderm of head)
    晶狀體、角膜外表面上皮(、結膜、淚腺)
  3. 中胚層間葉細胞(神經外胚層和表面外胚層之間)
    眼球纖維、血管內皮(、眼外在肌)
  4. 神經嵴(neural crest)
    鞏膜、脈絡膜、角質基質和內層上皮、虹膜基質(stroma)、睫狀肌

 

眼球發育 Development of Eye Ball

  1. 胚胎第22(4周初),前腦(forebrain)向兩側突出形成視泡(optic vesicle),與表面外胚層(surface ectoderm)相接觸,表面上皮隨即發育成晶狀體板(lens placode),再內陷形成晶狀體泡(lens vesicle)
  2. 睫狀體(ciliary body)是脈絡膜最前緣環形楔狀物,向內伸出睫狀突起(ciliary process),外層含色素部分來自視杯(optic cup)外層的視網膜色素層、內層非色素部分則是視網膜神經層的前端延伸構造,在外層之外則有間葉組織來源的睫狀肌(ciliary muscle)
  3. 虹膜(iris)由睫狀體前緣向內延伸形成,因此承襲其雙層構造,內層神經層、外層色素層,虹膜前表面還有來自神經嵴(外胚層)移入形成的基質(stroma),這之中包含瞳孔括約肌(sphincter pupillae)、瞳孔擴張肌(dilator pupillae),它們是視杯神經外胚層來源的上皮細胞轉型成為肌肉細胞

 

 

耳朵的發育 Development of Ear

  1. 內耳構造最先發育
    • 胚胎第4周,延腦末端體表外胚層(surface ectoderm)增厚形成耳板(otic placode),並逐漸內陷,最終脫離表面成為內部獨立的耳泡(otic vesicle),將來發育為內耳膜性迷路(含第八對腦神經)
    • 胚胎第5周,神經嵴導引形成中耳聽小骨和顳軟骨,在硬骨化形成中空骨室和內耳骨性迷路,而第一咽弓旁體表亦內陷,開始形成外耳外聽道
    • 總結:體表最先出現的耳板,與外耳無關,它是內耳的前驅物
  2. 外耳發育
    • 外耳道發育自第一咽溝(first pharyngeal groove),也是唯一有功能的咽溝,其他的咽溝都會退化消失
    • 咽溝最內側與第一咽囊外側相接合,形成第一咽膜(pharyngeal membrane,也是唯一有功能的咽膜)
    • 咽膜外層是外胚層、中間為中胚層、內側為內胚層,咽膜之後成為外耳、中爾分界的鼓膜(tympanic membrane)
    • 耳廓(auricle)來自第一、二咽弓的6個間葉組織隆起(hillocks),再逐步形成最終外形
  3. 外、中、內耳發育後的構造
    • 外耳:耳廓()(auricle)、外聽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鼓膜外層
    • 中耳:鼓室、鼓膜內層、三塊小聽骨、耳咽管
    • 內耳:膜性迷路(耳蝸管、橢圓囊、球囊、三半規管、淋巴管)、骨性迷路
  4. 咽弓、咽囊、咽裂()、咽膜衍生構造(pharyngeal arches, pouches, grooves, membrane)
    • 內耳:表皮外胚層(surface ectoderm)形成耳板(otic placode),發育為
      1. 所有內耳膜性迷路構造
      2. 小部份前庭耳蝸神經
      3. ※大部分的前庭耳蝸神經來自神經外胚層構成的神經管
    • 中耳:
      1. 第一咽弓:鎚骨、砧骨、張鼓膜肌
      2. 第二咽弓:鐙骨、鐙骨肌
      3. 第一咽囊:中耳鼓室、耳咽管
    • 外耳:
      1. 第一咽裂():外聽道
      2. 第一咽膜:骨膜
      3. 第一、二咽弓:形成耳廓
    • 鼓膜:由體表外胚層、前腸內胚層共同貼合構成
  5. 三個胚層都有參與內中外耳的發育
    • 前腸咽部內胚層:耳咽管、鼓室黏膜
    • 體節中胚層:中耳鼓室張骨膜肌、鐙骨肌、血管
    • 神經嵴:顳骨(內耳骨性迷路)、聽小骨、結締組織
    • 體表外胚層:耳廓、外聽道、內耳膜性迷路
    • 神經外胚層:第八對腦神經(前庭耳蝸神經)

 

腦下垂體發育 Development of Pituitary Gland
腦下垂體發育來自外胚層,但是有兩種來源

  1. 口腔外胚層
    • 原口(stomodeum)口腔頂上凸形成Rathke氏囊(Rathke’s pouch)
      1. 胚胎第5周,口腔上皮與神經上皮相接觸
      2. 胚胎第6周,前葉脫離口腔上皮
    • 發育成前葉(anterior lobe)(=垂體腺性部adenohypophysis)、中葉
  2. 神經上皮
    • 胚胎第3周,間腦神經上皮下降形成神經垂體漏斗(infundibulum)
    • 發育成後葉(posterior lobe)(=垂體神經部neurohypophysis)

 

baby-child-ear-374765.jpg


arrow
arrow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