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太大,可以右鍵或長按後在新分頁開啟
目前分類:小兒科 (64)
- May 14 Tue 2019 22:19
腸病毒Q&A (2)
- May 14 Tue 2019 21:50
腸病毒Q&A (1)
腸病毒Q&A (1)
- 中華民國88年6月23日總統(88)華總(一)義字第8800142740號令修正公布原名稱「傳染病防治條例」為「傳染病防治法」,茲將「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列為第三類傳染病(甲種)。
- 中華民國93年1月20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300010081號令修正公布「傳染病防治法」,茲將「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修正為第二類傳染病。
- 行政院衛生署中華民國96年10月9日署授疾字第0960000892號公告「傳染病分類及第四類與第五類傳染病之防治措施」,自96年10月15日生效。茲將「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列為「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之第三類傳染病。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 目前小兒麻痺病毒已經在台灣根除,腸病毒病人都是感染其他腸病毒造成,其中以感染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嚴重的併發症,5歲以下的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近幾年國際間陸續發生流行疫情的腸病毒D68型,幼兒感染後亦可能引起嚴重的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此外,克沙奇B型病毒及伊科病毒主要威脅新生兒,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肝炎、腦炎、新生兒敗血症等,可能致命。
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產生免疫,所以一生中可能會得好幾次腸病毒。腸病毒感染並不是幼兒的專利,大人也會得腸病毒,只是大多症狀比較輕微,與一般感冒不易區分。腸病毒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及疫苗,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大人小孩都要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就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在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7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特別注意其病情變化,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到大醫院就醫。
- May 13 Mon 2019 13:04
兒童克隆氏症活動性指標 PCDAI (Pediatric 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 Apr 23 Tue 2019 09:30
毒蛇咬傷 Snake Bite
毒蛇咬傷 Snake Bite
立刻要做的事:保持冷靜,記住蛇的特徵,使用彈性繃帶包紮患部
- 毒蛇種類:
- 出血性毒蛇:青竹絲(咬傷率最高)、龜殼花、百步蛇(因毒液量較多,致死率最高)。
- 神經性毒蛇:眼鏡蛇、雨傘節(致死率高)。
- 混合性毒蛇:鎖(鏈)蛇、海蛇。
- 毒蛇咬傷會有哪些症狀?
- 出血性毒蛇咬傷後,一般於三十分鐘至一小時內,即產生局部腫脹、淤血、疼痛、淋巴結腫大等症狀;若未經治療,則腫脹會迅速由咬傷處向上擴展,肌肉壞死、血小板降低與各器官出血,甚至血壓下降、昏迷等嚴重狀況。
- 神經性毒蛇咬傷後,主要症狀常是複視、眼瞼下垂,在數十分鐘至一、二小時內產生吞嚥困難、肌肉無力、瞳孔擴大、呼吸衰竭等嚴重症狀。
- 混合性毒蛇咬傷後,會產生出血性及神經性的中毒症狀。
- 如有上述症狀,請即早至醫院急診或毒物科門診就醫,確定診斷。
- 相關治療:
- 治療毒蛇咬傷最有效的方法即是正確的使用抗蛇毒血清,即使病人沒有中毒徵候,也應儘速送醫,因症狀可能會延遲發作。
- 抗蛇毒血清在咬傷後「四小時內」使用最有效果。
- 目前國內共有四種治療毒蛇咬傷所用的抗蛇毒血清:
- 綜合抗出血性蛇毒血清(對抗青竹絲、龜殼花咬傷)
- 綜合抗神經性蛇毒血清(對抗眼鏡蛇、雨傘節咬傷)
- 抗百步蛇蛇毒血清
- 抗鎖(鏈)蛇蛇毒血清(六價抗蛇毒血清)
- 市面上有抗出血性、抗神經性、抗百步蛇血清,六價抗蛇毒血清,可對抗六種常見毒蛇,目前只用在鎖(鏈)蛇咬傷病人,並未上市
- 自我保健原則:
- 應避免事項
- 不要抓蛇或逗蛇玩。
- 毒蛇出沒地區,不要赤腳或只穿拖鞋。(最好穿皮靴或厚長褲)
- 在尚未看仔細、確認有沒有蛇之前,不要空手伸入中空的樹叢、濃密的雜草堆、翻動石塊或跨過石塊或木頭等物。
- 應避免事項
- Apr 14 Sun 2019 21:01
影響到胺基酸代謝的基因異常 Disorder of Amino Acid Catabolism
- Apr 10 Wed 2019 21:40
免疫缺陷疾病(免疫缺乏疾病) 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
免疫缺陷疾病(免疫缺乏疾病) 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
根據發生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大類
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s:先天基因遺傳
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orders:因其他疾病而造成
- Apr 09 Tue 2019 16:14
麻疹介紹(不太專業的專業版)
- Apr 09 Tue 2019 16:06
麻疹 Q&A
- Mar 21 Thu 2019 20:18
諾羅病毒Q&A + 漂白水0.5%和0.1%配置
諾羅病毒Q&A
Q: 什麼是諾羅病毒(Norovirus)?
A: 諾羅病毒以前稱為類諾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s),是一群可感染人類引起腸胃道發炎的病毒,杯狀病毒科,傳染力極強,十個病毒即可致病。
- Mar 17 Sun 2019 23:14
頭頸部發育Development of Head and Neck
頭頸部發育Development of Head and Neck
舌頭發育development of tongue
- 胚胎第4周,第一、二咽弓交界中線處盲孔(foramen cecum)前緣隆起形成奇結節(tuberculum impar)(=中央舌芽median tongue bud),之後中央舌芽前外側形成左右外側舌芽(lateral tongue bud),外側舌芽向前延伸,最終於中線處左右與中央舌芽癒合,形成舌前2/3部分
- 盲孔之後中線處由第二三四咽弓共同形成凸起的連合部(copula)(=鰓弓下隆起hypobranchial eminence),連合部將來形成舌後1/3,與前方2/3間以倒V形界溝(terminal sulcus)為界
- 神經支配
- 第一咽弓由三叉神經支配,故舌前2/3的GSA(一般軀體感覺)由三叉神經支配
- 舌後1/3的GSA由第三咽弓的舌咽神經支配,同時此部位的味覺亦由舌咽神經支配,這也指出第三咽弓為舌後1/3的主體
- 第二咽弓由顏面神經支配,負責舌前2/3的味覺,而舌後1/3黏膜表面由於被舌咽神經支配,顏面神經”不”支配舌後1/3的GSA
- 連合部之後中線處會形成第三個隆起稱為會厭隆起(epiglottal swelling),將來會發育為會厭(epiglottis),舌頭後緣及會厭皆由第四咽弓神經-迷走神經的喉上神經(superior laryngeal nerve)支配,包括GSA和味覺
- Mar 12 Tue 2019 11:50
先天性免疫力缺乏症Congenital Immunodeficiencies
- Feb 16 Sat 2019 19:34
新生兒腫瘤-薦尾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
新生兒腫瘤
薦尾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
- 最常見的新生兒生殖細胞瘤
- 胚胎第18天開始,原裂由頭向尾端退化,通常在第4周後完全消失,留下最尾端一團間葉細胞導引神經管後部發育
- 因此,如果最尾端仍殘存上胚層細胞,就會分化出位於薦尾處的畸胎瘤(teratoma)
- 畸胎瘤(teratoma)的特點在於內含有多種胚層分化組織,如表皮、毛髮、牙齒、軟骨、肌肉、脂肪、腺體組織,因而推測只有形成三種胚層的原裂上胚層細胞(the epiblast of primitive streak),才具備此種全能幹細胞的特性(pluripotent stem cell)
- 可分為三類
- 成熟畸胎瘤(mature teratomas):其中包含許多完全分化的體細胞,可能有許多有功能的腺體、骨頭、頭髮、牙齒等構造
- 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s):由內、中、外三個胚層中,2或3個胚層的細胞組成,多胚層細胞中至少有1個胚層,其細胞分化未成熟或分化不完全,而其中又以神經外胚層的分化不完全最常見
- 惡性畸胎瘤(malignant teratomas):當含有惡性細胞時,稱為惡性畸胎瘤
- Gonzalez-Crussi 分級系統(Gonzalez-Crussi grading system)
- Grade 0:只有成熟畸胎瘤(mature teratomas)
- Grade 1: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s)小於10%
- Grade 2: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s)介於10~50%
- Grade 3: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s)大於50%
- Altman分類法(Altman classification)
- Type I (62%):幾乎全部外露於體外(僅小部分位於薦椎前方)
- Type II (14%):位於體外和薦椎前方
- Type III (19%):位於體外,超過薦椎前方進入腹骨盆腔
- Type IV (6%):不外露,權位於骨盆腔,惡性的機率較高
- 預後評估
- Jan 12 Sat 2019 16:03
兒科腹瀉成因及脫水表現
- Jan 07 Mon 2019 20:03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SSTIs) (1)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SSTIs) (2)
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52099118
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SSTIs) (1)
- Dec 12 Wed 2018 11:23
胚胎發育週數與生殖系統
- Dec 11 Tue 2018 22:39
胚胎(泌尿)生殖結構 Embryonic Urogenital Structures
胚胎(泌尿)生殖結構
Embryonic Urogenital Structures
- 從mesoderm發育而來
- 在有以下的刺激,發育成男性生殖系統
- 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 = Müllerian Inhibiting Substance (MIS)
- Testosterone
- Insulin-like factor 3 (INSL3)
- 若沒有以上的刺激,則發育為女性生殖系統
生殖系統發育之胚胎結構對照Embryonic Structures of Reproductive System
- Nov 10 Sat 2018 22:04
百日咳
為什麼在全面施打過百日咳疫苗後的現在,還會聽到有百日咳感染的案例?
因為百日咳疫苗誘發的免疫力,通常無法持續超過5~10年
而自然流行的百日咳減少後,自然獲得免疫力強化的機會也變少,使得青少年與年輕成人較易發生感染。
- Oct 17 Wed 2018 01:13
兒童頭部創傷與電腦斷層
3個月大的女嬰從約1公尺高的餐桌上摔落跌至地板,頭部撞到地板,立刻嚎啕大哭,父母不確定小寶寶是否曾有意識喪失,期間曾嘔吐了一次,在急診室小寶寶四肢活動及行為大致正常,她的左頂葉頭皮處有一3公分大小的挫傷;下列何項處理方法最為適當?
A. 頭部電腦斷層掃描(CT)
B. 在急診室觀察30分鐘
C. 照頭部X光片、放置顱內壓監測器,隨後住院觀察
- Oct 17 Wed 2018 00:28
低血容性休克-兒童(pediatric hypovolemic shock)
5歲大男童騎著三輪車在馬路上被汽車撞擊,送至急診室後他抱怨腹部疼痛,血壓為54/30 mmHg,心跳為170次/分鐘,患者體重為28公斤,此時最適當的輸液復甦方式為:
A. 先輸注280 cc的生理食鹽水,血壓持續偏低再每1小時輸注100cc的生理食鹽水。
B. 先輸注560cc的生理食鹽水,血壓持續偏低再輸注560cc紅血球濃厚液(packed RBC)。
C. 先輸注560cc的生理食鹽水,血壓持續偏低再輸注280cc的紅血球濃厚液。
- Oct 11 Thu 2018 21:05
已經打了公費的3價疫苗,還有需要打自費的4價疫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