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太大,可以右鍵或長按後在新分頁開啟

***更多討論***痞客邦--醫學邦***點我前往***
~~~MAX台灣唯一信託加密貨幣交易所~~~
有幫助的文章,可以給個推或讚,讓我知道哪些是對大家有益的

目前分類:內科 (3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醫用昆蟲學

 

(midges):俗稱小黑蚊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真菌的治療

治療藥物

  1. 表皮性黴菌、表淺性黴菌病
    • 角質溶解劑:salicylic acidthiosulfate
    • 局部抗黴菌藥:miconazole nitrate
    • 廣泛性感染時,可以使用griseofulvin + miconazole (2%)
  2. 下表皮黴菌病(subcutaneous mycoses)
    • SporotrichosisAmphotericin B
    • Mycetoma:細菌引起的可以用磺胺類藥物

 

念珠菌菌血症(candidemia)的治療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用於貧血和促進造血的藥劑
Agents Used In Anemias and 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s

 

Iron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抗心律不整藥物表格整理

藥物

鈉離子通道阻斷

不反應期(refractory period)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致病性真菌

= 真菌的種類約有五萬多,對人類致病者約有100~150

 

依據感染部位區分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立克次體Rickettsia

= 此菌不具有產生能量所需的各種酵素,所以是絕對胞內寄生菌

= 不可在實驗室的培養基生長,只能在雞胚卵黃囊或哺乳動物的養殖細胞中生長

= 無鞭毛,在細胞外界易被熱、乾燥或殺菌劑破壞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螺旋菌Spirochetes

此菌無法使用Gram stain染色,因為菌體太細

細胞壁類似Gram negative的構造

另外一般光學顯微鏡也無法觀察,必須使用暗視野顯微鏡或免疫螢光技術才能看的到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物中毒有關-發作時間和可能致病菌

 

可以一併參考(~和上吐下瀉有關的文章~)

所以食物要怎麼放冰箱!?建議你這樣做!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ram Negative Coccus (GNC) – Neisseria 奈瑟氏雙球菌

= 大部分的奈瑟氏雙球菌為非致病菌,致病性的奈瑟氏雙球菌主要是N. gonorrhoeaeN. meningitidis

= Gram negative coccus,無運動性,無芽孢

= 能產生oxidasecatalase (觸媒)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纖毛Cilia

 

纖毛依據其運動能力分為兩類

  1. 運動纖毛(motile cilia)
    • 就是傳統認知的纖毛(cilia)(很多根)和鞭毛(flagellum)(只有很長的一根)
    • 內部有微小管(9n+2, n=2)結構,微小管上有分子動力蛋白dynein, kinesin
  2. 非運動纖毛(non-motile cilia)
    • 幾乎所有真核細胞都有一根不會動的纖毛稱為初級纖毛(primary cilium, 原發性纖毛),目前知道它作為感覺受器(化學、機械力)(如:嗅神經、味蕾、內耳毛細胞),初級纖毛內部微小管很特別(9n+0, n=2的結構)
    • 靜纖毛(stereocilia)
      1. 其實不算是纖毛,因為內部不是微小管,而是微絲,所以應該要算是微絨毛的特化型
      2. 靜纖毛只出現在男性附睪(epididymis)管壁內皮(吸收精子成熟過程中丟出不用的胞器)、內耳毛細胞(hair cells)(負責聽覺、平衡覺機械力感受,但人類內耳毛細胞的靜纖毛,多半在出生後退化)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 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複選)
    1. 接觸到結核病人就一定會被感染
    2. 服用抗結核藥期間若有不適可自行停藥
    3.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需24小時內通報
    4. 可與結核病人同桌吃飯,採公筷母匙
    5. 結核病人都需住院隔離治療

 

  1. 結核病是個可治癒的疾病,一個完整的療程至少需多久?
    1. 至少兩週以上
    2. 至少兩個月以上
    3. 至少六個月以上
    4. 至少十二個月以上

 

  1. 結核病人咳嗽吐痰時應如何處理?
    1. 吐在地上
    2. 以衛生紙遮口鼻,以免飛沫噴出,有痰則以衛生紙包住,經馬桶沖掉或丟入有蓋之垃圾筒集中處理
    3. 吐在水槽,用水沖掉
    4. 吐在空中讓它隨風飄散

 

  1. 有效的抗結核藥物治療,通常在多久內即可大大的降低其傳染力?
    1. 二週
    2. 四週
    3. 六週
    4. 八週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些心臟內科的藥物筆記

 

Nitroprusside
=
起效時間(onset)immediate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有關呼吸照護及裝置之感染管制措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複選)
    1. 呼吸治療裝置(潮濕瓶、噴霧瓶、軟管之類)貯存時應保持乾燥,包裝完整,使用單一包裝並標示有效日期,保持密閉性及外層的清潔,避免被灰塵沾污。
    2. 高感染性呼吸道傳染病者(如SARSTB、新型流感等)如有支氣管痙攣及呼吸道分泌物過多可使用噴霧治療緩解。
    3. 如非選用單次使用的拋棄式呼吸器管路與潮濕瓶,應每週定期更換1次,且在重複使用之前,至少要經高層次(如巴斯德消毒法)消毒後,方可再使用。
    4. 呼吸器無法拆除的部份之終期消毒,以適當之消毒溶液擦拭、晾置,500ppm 的漂白水或呼吸器使用說明建議之消毒劑等。

 

  1. 中心靜脈導管插入時,應使用最大無菌面防護,其中操作者應戴何種個人防護裝備? (複選)
    1. 髮帽
    2. 口罩
    3. 無菌衣
    4. 無菌手套

 

  1. 關於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1.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可能導自於內生性(endogenous)或外生性(exogenous)的感染源
    2. 內生性感染源係來自於病人的身體部位,如:皮膚、口、鼻、腸胃道或陰道等,這些部位通常有微生物棲居。
    3. 外生性感染源則來自於病人以外,例如:照護病人的工作人員、訪客、醫療照護器材與設備、照護環境等。
    4. 嬰兒經產道得到的感染若發生於住院第1天或第2天,不屬於醫療照護相關感染。
    5. 以上敘述皆正確。

 

  1. 加護病房的病人因使用氣管插管連接呼吸器,為預防呼吸器相關肺炎,下列措施何者錯誤?
    1. 常規監測加護病房的感染狀況並對多重抗藥性細菌病人施予隔離措施
    2. 盡早拔除氣管內管及脫離呼吸器
    3. 經口插入的氣管內管或胃管,較經鼻插入的氣管內管或胃管容易增加呼吸器相關肺炎的風險
    4. 床頭抬高大於30度可降低呼吸器相關肺炎的風險
    5. 進行緊急氣管插管的24小時內使用預防性抗生素,可降低某些病人呼吸器相關肺炎的風險,但不建議常規使用。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腎元對於葡萄糖的再吸收機制

近曲小管

  1. 健康情況下,幾乎所有的葡萄糖、胺基酸、水溶性維生素,都可以完全再吸收
  2. 但是再吸收會有最大運輸上限,若沒有超過腎臟的最大運輸上限,就是符合上一條所述,幾乎100%再吸收,清除率幾乎等於0
  3. 但如果超過了最大運輸上限,就無法100%再吸收了,此時清除率就會大於0
  4. 舉例-糖尿病
    • 患者血糖太高,使進入腎元過濾液中的糖分,超過了近曲小管的葡萄糖最大運輸上限,所以產生了糖尿
    • 鈉依賴型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sodium-dependent glucose cotransporters, SGLT)在腎元中的數目為固定,若超過此數目能運輸的最大上限,就會出現糖尿
      葡萄糖的吸收會需要鈉離子,屬於secondary transport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腎元水分再吸收機制

近曲小管proximal tubule

  1. 功能
    • 再吸收以及分泌最旺盛的部位
  2. 特徵
    • 單層立方上皮有microvilli (brush border),可以增加再吸收以及分泌的表面積
  3. 水分
    • 吸收67%的水分
    • 先主動吸收溶質,再造成水分跟著被再吸收
  4. 尿液
    • 等滲尿
  5. 酸鹼平衡的控制
    • 主動分泌90%的氫離子(經由sodium–hydrogen antiporter or sodium–proton exchanger (Na+/H+ exchanger))
    • 藉由擴散作用分泌氨(NH3),並與管內尿液中的氫離子結合成銨根(NH4+)
    • 血流會帶走CO2,並且形成碳酸H2CO3,再將氫離子分泌到尿液中,由血漿帶走HCO3-
  6. 其他重點
    • 當酸中毒發生時,腎臟會增加排出氫離子、氨、銨根、氯化銨,以提高血液中的pH
    • 若使用藥物抑制上皮細胞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會使氫離子排出減少、尿量減少
    • 位於近曲小管細胞內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 II,位於近曲小管內腔膜上的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 IV

 

亨利氏環Henle’s loop (loop of Henle)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藥理學筆記-抗精神病藥物、抗癲癇藥物、肌肉鬆弛劑

 

抗精神病藥物(neuroleptics)

藥物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腎臟的過濾能力

 

通過過濾膜的力量

  1. Glomerulus hydrostatic pressure (60 mmHg)
    • glomerulus流到Bowman’s capsule的壓力,決定於血壓和血流量,而glomerulus hydrostatic pressure也是決定淨過濾壓力net filtration pressure最主要的因素
    • 此壓力會大於一般微血管壓力,因為進出均為動脈,且出球小動脈阻力efferent arterioles resistance比較大
    • 比較:
      1. 如果入球小動脈的阻力(resistance of afferent arterioles)上升,也就是入口的血管收縮了,會不利於過濾(過濾力下降)
      2. 如果出球小動脈的阻力(resistance of efferent arterioles)上升,也就是出口的血管收縮了,會有利於過濾(過濾力上升)
  2. Bowman’s hydrostatic pressure (20 mmHg)
    • Bowman’s capsule推往glomerulus的壓力
    • 與尿液形成和排出的方向相反,如果太大會阻礙尿液形成和含氮廢物的排出
    • Bowman’s hydrostatic pressure上升最常見的原因為輸尿管阻塞
  3. Glomerulus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30 mmHg)
    • 是一種把液體留在glomerulus的壓力,例如高蛋白飲食造成血清中白蛋白過高,不利於過濾
    • 當血液從afferent arteriolesefferent arterioles的過程中,會有20%的物質從glomerulus進到Bowman’s capsule,但是血球和分子量較大的蛋白質無法過濾出,所以plasma protein會濃縮約20%
  4. Bowman’s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正常為0 mmHg)
    • 把液體留在鮑氏囊的壓力
    • 白蛋白無法通過endothelial capsular membrane,所以理論上鮑氏囊中不會有colloid osmotic pressure
    • 但如果出現病變時,白蛋白進入鮑氏囊,產生colloid osmotic pressure時,一時之間反而會增加過濾能力,看起來腎功能好像變好了,但當白蛋白下降到一定程度後,此假象會消失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特殊感覺-味覺(taste)

 

基本味覺:
Sweet甜位於舌尖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成功老化的四大原則,下述何者為非?

1. 遠離疾病與疾病造成的身心障礙 (low risk of disease and disease-related disability)

2. 維持低度的身心功能 (low mental and physical function)

3. 積極的投入生活 (active engagement with life)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是非題~~

 

  1. 疾病與老化的分界雖常不明確,但仍應儘量有所區隔,因為疾病有機會能予以評估和介入,有治療的可能。

 

  1. 失智症患者腦部功能原本就不佳,在住院期間更容易產生譫妄,特別是在感染、脫水、服用多種藥物、環境改變時。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