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太大,可以右鍵或長按後在新分頁開啟

***更多討論***痞客邦--醫學邦***點我前往***
~~~MAX台灣唯一信託加密貨幣交易所~~~
有幫助的文章,可以給個推或讚,讓我知道哪些是對大家有益的

目前分類:內科 (3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明熱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FUO)

什麼是不明熱?

  1. 定義:1961(50多年前)耶魯大學醫學院內科的PetersdorfBeeson,對不明熱(fever of unknown origin)下了以下的定義:
    • 體溫(肛溫)多次超過攝氏38.3(華氏101)
    • 發燒超過三星期,還診斷不出病因
    • 住院調查一星期仍找不出原因
  2. 現今距離這個定義已經有50年以上了,這個定義到現在也還很好用嗎?說實在話超難用的高燒38.3度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辦到,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必須長時間使用NSAIDs或類固醇的病人燒不上去,但是可以有其他等同於發高燒的表現;而在台灣,醫院藥局和健保之下,燒到三個星期還在燒,其實有著各種不應該;細菌報告五天就出來了,要等到一星期?
  3. 隨著時間、醫療水平、看診制度、就醫便利性和病人本身狀態的不同,對於不明熱就有不同的定義和解釋,目前不明熱的定義為只要符合以下任一種情形即可
    • 連續三次以上因發燒而門診就醫,且缺乏明確的診斷
    • 住院三天持續的檢查仍無法找到確切的發燒原因
    • 非住院的病人,已執行初步鑑別診斷所需之檢查(包含侵入性檢查),仍無法找到確切的發燒原因
      ※原文:1 week of "intelligent and invasive" ambulatory investigation
  4. 而目前專家認為不明熱的情況,有以下四種:
    • Classic FUO (古典的不明熱)
    • Nosocomial FUO (院內相關的不明熱)
    • Immune-deficiency FUO (免疫不全相關的不明熱)
    • HIV-associated FUO (愛滋病毒相關的不明熱)
  5. 「不明熱」不是一個垃圾桶診斷,並不是把所有不清楚的東西丟進去後隨意處置「不明熱」是一個具有一定危險性,且需要盡速處理的狀態,處置包含完整的回顧或再詢問病史、全面的精細檢查、預防可能疾病惡化的治療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較少見但也較常被忽略的不明熱成因:
(但有的時候又因為常有報告被忽略,反而會被認真檢查?)

  1. 感染Infections (*表示TOCC特別重要,尤其travel history)
    • 腹腔內或牙科的膿瘍Intra-abdominal or Dental abscesses
    • 非洲蜱咬熱(立克次體感染)African tick bite fever*
    • 阿米巴肝膿瘍Amebic liver abscess*
    •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ehrichiosis*
    • 巴貝斯蟲症Babesiosis*
    • 布魯氏桿菌病(地中海弛張熱)Brucellosis*
    • 血管濾泡性淋巴結增生(angiofollicular lymph node hyperplasia) Castleman's disease
    • 屈公熱、登革熱(蚊子傳播)ChikungunyaDengue *
    • 慢性活動性肝炎Chronic active hepatitis
    • 細菌培養陰性之心內膜炎Culture-negative endocarditis
    • 巨細胞病毒感染Cytomegalovirus
    • 椎間盤炎Discitis
    • 副睪炎Epididymitis
    • 吸蟲症Fascioloiasis*
    • 絲蟲症Filariasis*
    • 淋病性關節炎Gonococcal arthritis
    • 單純皰疹病毒腦炎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
    • 感染性單核球症Infectious mononeucleosis
    • 內臟利什曼原蟲症(Kala azar)Visceral leishmaniasis*
    • 菊地氏(菊池)Kikuchi's disease
    • 拉薩熱Lassa fever*
    • 鉤端螺旋體症(水災)Leptospirosis*
    • 萊姆氏病Lyme disease*
    • 骨髓炎Osteomyelitis
    • 攝護腺炎Prostatitis
    • 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
    • 子宮蓄膿Pyometria or Pyometra
    • QQ fever (Coxiella burnetii)*
    • 回歸熱(回歸熱疏螺旋體)Relapsing fever (Borrelia recurrentis)*
    • 風溼熱Rheumatic fever
    • ()竇炎Sinusitis
    • 弓漿蟲症Toxoplasmosis
    • 傷寒熱Typhoid fever*
    • 結核病Tuberculosis
    • 惠氏病(腸源性膠脂質營養吸收不良,起因於Tropheryma whippelii感染)Whipple's disease
    • 茲卡病毒()Zika virus*
  2. 惡性腫瘤Malignancies
    1. 白血球缺乏性白血症Aleukemic leukemia、白血病Leukemia
    2. 心房黏液瘤Atrial myxoma
    3. 大腸癌Colon cancer
    4. 肝細胞癌或肝轉移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or other tumors metastatic to the liver
    5. 卡波西是肉瘤(須加驗HIV)Kaposi's sarcoma
    6. 肺癌Lung cancer
    7. 淋巴癌(尤其是非霍奇金氏淋巴瘤)Lymphoma, especially non-Hodgkin's
    8.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9. 骨髓增生不良徵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10. 腎細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
    11. 惡性肉瘤Sarcoma
  3. 全身性發炎性疾病System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1. 過敏性肉芽腫血管炎Allergic granulomatous angiitis (Churg-Strauss Syndrome)
    2. 抗磷脂抗體症候群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3. 貝賽氏症Behçet's disease
    4. 冷凝球蛋白血症Cryoglobulinemia
    5. 巨細胞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
    6. 壞死性肉芽腫性多發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 (formerly Wegener's disease)
    7. 肉芽腫性肝炎Granulomatous hepatitis
    8. 過敏性血管炎Hypersensitivity vasculitis
    9. 發炎性腸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10. 主動脈炎Panaortitis
    11. 多發性結節性動脈炎Polyarteritis nodosa
    12. 反應性關節炎Reactive arthritis (formerly Reiter's syndrome)
    13. 結節病Sarcoidosis
    14. 史笛兒氏症Still's disease
      1. 可侵犯多處器官的發炎性疾病,也是成人不明原因發燒的重要病因
      2. 其臨床三合症(triad):持續性高燒、易於消褪的皮膚紅疹、關節痛或關節炎
      3. 其他症狀還有喉嚨痛、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或其他內臟器官侵犯
    15. 全身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is
    16. 高安氏(大動脈)血管炎Takayasu's arteritis
  4. 其他Miscellaneous
    1. 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
    2. 神經性或皮膚性體溫調節不良Disorders of temperature regulation (neurologic and dermatologic)
    3. 藥物引起Drug fever
      1. 抗生素(尤其磺胺類或盤尼西林)Antimicrobials (especially sulfonamides and penicillins)
      2. 抗癲癇藥Antiepileptic
      3. 抗甲狀腺用藥Antithyroid
      4. NSAIDs
    4. 環境(聚合物煙塵熱)Environmental (metal and polymer fume fevers)
    5. (詐病)人為發燒Factitious fever
    6. 家族性地中海熱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7. 抗精神藥物惡性症候群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1. 症狀:意識狀況改變(譫妄、木然、昏迷)、肌肉僵直、高燒(可超過攝氏40)、自律神經功能異常
      2. 常見於haloperidolfluphenazineclozapine
    8. 週期性發燒Periodic fever
    9.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
    10. 後腹腔血腫Retroperitoneal hematomas
    11. 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12. 甲狀腺炎Thyroiditis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造成昏厥的原因(Cause of Syncope)

常見成因

  1. 非心血管成因
    • 神經反射造成(reflex mechanisms)
      1. 血管迷走神經性昏厥 (vasovagal syncope)
        =
        神經心臟原因性昏厥 (neurocardiogenic syncope)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流感 Influenza (3)

流感治療

  1. 在流感流行期間,症狀上高度懷疑時,即應積極抗病毒治療,因為其病情發展常是快速而難以預測並控制的
  2. 自身的免疫力才是復元的重點,雖然這部分和一般感冒相同,但是流行性感冒可能造成的併發症和傷害較快較大,所以會建議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而抗流感病毒藥物主要包含兩大類
    • M2 protein抑制劑:可用於預防與治療A型流感
    • 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抑制劑:可用於預防與治療AB型流感
  3. M2 protein抑制劑
    • 使用方法及成效:
      1. A型流感發生開始的前兩天投以藥物
      2. 一般來說,此兩種藥物可縮短病程約「一天」時間
      3. 對大部份健康成年人而言,通常可在3~7天內會康復,而有些人咳嗽及全身不適之症狀可持續超過2
    • 當病毒進入細胞內時,氫離子會進入病毒的M2protein離子通道,並引發病毒複製
    • AmantadineRimantadine均可作用於貫穿於病毒外膜上由M2 protein
    • 藥物進入M2 protein離子通道,將阻斷氫離子進入病毒,抑制病毒於細胞內複製
    • Amantadine可迅速且幾乎完全被吸收,約兩個小時即可於血清中達到最高值;Rimantadine也幾乎可完全吸收,但其吸收速度較慢,約為 Amantadine的兩倍時間長,兩種藥物主要都由尿液排出
    • 兩種藥物的共同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與消化不良等
    • Amantadine會刺激Catecholamime釋放,Rimantadine無此作用;因此,Amantadine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之副作用,如10%患者發生焦慮、憂鬱、失眠等副作用,若是血清中濃度過高,則可引發妄想與抽搐等症狀。約2% Rimantadine 使用者亦報告有中樞神經系統之副作用
    • 這兩種藥物只對A 型流感病毒有效,且伴存一些神經性不良反應,因此這類藥物目前已經很少使用於流感治療
  4. 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抑制劑
    • 使用方法及成效:
      1. 於流感發生開始的前兩天投以藥物
      2. 一般來說,此兩種藥物可縮短病程約1~2天時間
      3. 預後方面無太大差異,對大部份健康成年人而言,通常可在3~7天內會康復,而有些人咳嗽及全身不適之症狀可持續超過2
    • 流感病毒表面具有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醣蛋白分子,負責切斷hemagglutininN-acetylneuraminic acid (Sialic acid)的接合,讓已複製完成的病毒自宿主細胞中釋出,再感染其他健康宿主細胞
      Sialic acid同時為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具保護作用之黏蛋白成分之一,被 neuraminidase破壞後,可同時使呼吸道表皮細胞失去自然屏障,更容易被感染
    • 藉由抑制neuraminidase可預防疾病之發生,並降低病毒感染之嚴重性,減輕症狀與縮短病程
    • 此類藥物包括Zanamivir (商品名Relenza TM,瑞樂沙)Oseltamivir (商品名Tamiflu,克流感)Peramivir (商品名Rapiacta)
    • Zanamivir (商品名Relenza TM,瑞樂沙)
      1. Zanamivir為乾粉吸入劑型,投與途徑為經口吸入呼吸道
      2. 約有78%會沉積於口咽部,約只有 15%會到達支氣管與肺,其中5~15%被吸收,並由尿液排除,雖然大部分吸入的藥劑會被吞服下,但口服吸收的生體可用率僅達 2%,無需考慮藥劑對全身性的影響
      3. 使用於 5()歲以上之兒童與成年治療與預防流感,投藥方式為使用隨藥提供之碟型吸入器,以經口吸入方式投入呼吸道
        • 治療用藥:每次吸2個藥囊(2×5毫克),每日2次,連續5
        • 預防用藥:每次吸2個藥囊(2×5毫克),每日1次,連續10
      4. 副作用:過敏反應、支氣管痙攣、呼吸困難
    • Oseltamivir (商品名Tamiflu,克流感)
      1. Oseltamivir為口服藥,吸收後經肝臟代謝酯化水解成具活性的oseltamivir carboxylate (約佔75%的口服劑量)
      2. 半衰期是6~10小時,99%以上由腎臟排出,腎衰竭病人必須調整劑量
      3. 使用於成人和兒童(包含足月新生兒)之治療與預防流感,口服投藥;未滿 13歲且體重40公斤以下者需依體重調整劑量,若為腎功能障礙病患,須調整藥量
        • 治療用藥:一個療程使用一盒(10),每日2次、每次1顆,連續5
        • 預防用藥:一個療程使用一盒(10),每日1顆,連續服用10
      4. 常見腸胃道副作用:噁心嘔吐、腹瀉;偶有:支氣管炎、腹痛、暈眩、頭痛、咳嗽、失眠、眩暈、疲倦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流感 Influenza (2)

流感快篩Rapid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

  1. 步驟
    • 用棉支採取鼻腔或喉嚨黏膜上的分泌物(停留約5秒鐘)
    • 打開流感快篩試劑後滴入滴管
    • 將棉支浸泡於滴管中約1分鐘
    • 拿開棉支後將試紙放到滴管中,浸約10分鐘,待試劑爬升
    • 判讀檢驗結果,快速檢測試劑約在15~45分鐘之內便可獲得初步檢驗結果
      influenza_rapid_test.jpg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流感 Influenza (1)

流感 Influenza

什麼是流感?

  1. 字典解釋:Influenza = A highly contagious viral infection of the respiratory passages causing fever, severe aching, and catarrh, and often occurring in epidemics.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常見過敏性肺炎相關職業及致病原

微生物

  1. 嗜熱性放射菌(Thermophilic actinomycetes)、直杆小多孢菌(Saccharospora rectivirgula)
    • 農夫肺症(farmer’s lung):農夫暴露於發霉稻草、穀物
    • 蔗渣病(bagassosis):蔗糖工人附錄於發霉蔗渣
    • 馬鈴薯篩選者肺病(potato riddler’s lung):馬鈴薯堆放時,旁邊的發霉乾草
    • 香菇工人肺症(mushroom worker’s lung):香菇培養床的堆肥
  2. 煙色麴菌(Aspergillus fumigatus)、棒狀麴菌(Aspergillus clavatus)等麴菌
    • 堆肥肺病(compost lung):農夫吸入堆肥顆粒
    • 麥芽工人肺症(malt worker’s lung):發霉麥粒
    • 菸草工人病(tobacco worker’s disease):發霉菸草
  3. 黑酵母(Aureobasidium)、粘束孢黴(Graphium)等樹皮青變菌
    • 杉木症(sequoiosis):樹木潮濕、腐爛後產生的顆粒
  4. 隱基質皮層菌(Cryptostroma corticale)或鏈格菌(Alternaria)
    • 楓樹皮病(maple bark stripper’s disease)、木工肺症(wood worker’s lung)
  5. 乾酪黴菌(Penicillium casei)
    • 乳酪工人肺症(cheese washer’s lung):發黴乳酪
  6. 常現青黴(Penicillium frequentans)
    • 軟木屑症(suberosis, corkworker’s lung):發霉軟木塞木屑
  7. 灰黴菌(Botrytis cinerea)
    • 葡萄酒()釀造者肺症(winegrower’s lung):發霉葡萄或其他水果
  8. 白鏈黴菌(Streptomyces albus)
    • 白鏈黴菌過敏性肺炎(S. albus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受汙染肥料
  9. 絲孢酵母屬(Trichosporon spp.)
    • 日本夏季型過敏性肺炎(Japanese summer-type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潮濕或腐壞的木材或塌塌米
  10. 黑酵母(Aureobasidium pullulans)
    • 空調機、潮濕機肺症(ventilation pneumonitishumidifier lung):空調清潔工吸入機器內受汙染的水
  11. 非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gordonae)
    • 自來水肺症(tap water lung):吸入空調或自來水管路內受汙染的水

 

動物蛋白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過敏(食物、皮膚、呼吸道) Allergy (FoodSkinAir way) (3)

呼吸道過敏

  1. 將抗原或具刺激性的空氣吸入呼吸道後,產生的一連串過敏反應,包含
    • 氣喘(asthma)
    • 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 過敏性支氣管炎(allergic bronchitis) = 過敏性咳嗽(allergic cough)
    • 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
  2. 氣喘(asthma)
    • 以第一型過敏反應(立即性過敏反應(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表現
    • 症狀:喘息、喘鳴、咳嗽、胸腔緊迫、胸悶和呼吸困難
    • 氣喘的診斷
      1. 診斷主要的工具為肺功能測驗(lung function test),但因為小於5歲的兒童無法執行,所以診斷方式會分為5歲以上和5歲以下(asthma predictive index)
      2. 詳細可以參考: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52428785
    • 氣喘治療的長遠目標在於控制症狀和降低惡化風險
    • 藥物
      1. 吸入型類固醇(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CS)Pressurized metered-dose inhalers (pMDIs)dry powder inhalers (DPIs)
        • 作用效果和使用方法:治療持續性氣喘最有效的抗發炎藥物
          緩解症狀、提升肺功能、改善生活品質、減少惡化的發生、並降低因氣喘導致住院或死亡的風險
        • 不良反應:大多數病人使用ICS時並不會發生副作用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鼻炎用藥一覽表

取自台灣過敏性鼻炎診療指引2011年版

分類

學名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以下為節錄台灣成人氣喘診療指引的內容(20187月出版)
全民健康保險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 教育訓練核心教材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
https://www.tspccm.org.tw/download/5301/4e450075981b7beacef650896a5d4320/%E5%8F%B0%E7%81%A3%E6%88%90%E4%BA%BA%E6%B0%A3%E5%96%98%E8%A8%BA%E7%99%82%E6%8C%87%E5%BC%95.pdf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過敏(食物、皮膚、呼吸道) Allergy (FoodSkinAir way) (2)

皮膚過敏

  1. 皮膚過敏?
    • 如果直接翻譯skin allergy的話,是蒐尋不到東西的,英文有的字是濕疹eczema和皮膚炎dermatitis,而過敏allergy是個疾病的原因,而濕疹eczema和皮膚炎dermatitis是疾病的症狀,而在成因不確定的時候,有時會用症狀來代替疾病紀錄或向病人說明
    • 皮膚過敏比較像是為了方便而造的詞,有些人認為皮膚過敏=過敏性皮膚炎,但是仔細去查又會發現過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若如此,似乎此解釋並不包含所有我們會講皮膚過敏的情形
    • 我認為我們常說的皮膚過敏,應解釋為因過敏而造成的皮膚炎,而且不等於過敏性皮膚炎,而因過敏而造成的皮膚炎涵蓋的範圍有蕁麻疹(urticatria)、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接觸性皮膚炎(contact dermatitis)
  2. 皮膚過敏的診斷陷阱
    • 不會癢的斑塊(nonpruritic conditions)
      1. 病毒疹viral exanthems傳染性紅斑(erythema infectiosum (fifth disease))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腸病毒、麻疹,與過敏不同處還有發燒
      2. 耳顳症候群auriculotemporal syndrome單側(雙側較少)、面頰部的潮紅和發汗,發生於病毒感染或創傷之後,會損傷聽力
      3. 急性發熱性嗜中性球皮膚炎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c dermatosis也就是Sweet syndrome,驗血時可發現白血球增多,紅血球沉降係數上升,病理切片可顯示嗜中性球侵潤皮膚真皮處的血管周圍,但無血管炎;大部份病人對類固醇有極佳療效,但有些皮膚症狀必須以 Dapson或環孢靈才有顯著的療效
    • 會癢的斑塊(pruritic conditions)
      1. 固定型藥疹fixed drug eruption特徵為一個或數個圓形或卵圓形紅斑性的(erythematous)、濕疹樣的(eczema)或大皰型的(bullous)斑塊,初期為鮮紅或暗紅色,之後會因色素過量沉積而顏色變深,可能要數個月才會漸漸褪去。罕有搔癢,但可能會有灼熱不適感。好發部位依序為嘴、生殖器黏膜及臉部,四肢則較軀幹易受到影響。作用機轉不明,停藥後使用類固醇可以加速緩解症狀不適感
      2. 多型性紅斑erythema multiforme感染合併使用某些藥物,若不儘早停用該藥物,進展為Steven-Johnson syndrome時有高致死率,可參考: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18513133
      3. 蟲咬傷後感染infection after insect bites蟲咬傷的紅腫有可能為IgE誘發的過敏反應,但有些時候會合併軟組織感染,又有些蟲類會傳播特定的傳染病,如蜱tick或恙蟲mite,前者傳播萊姆病Lyme disease、後者傳播由立克次體造成的恙蟲病scrub typhus
      4. 大水泡性類天泡瘡bullous pemphigoid,請參考http://teachingcenter1.pixnet.net/blog/post/350571512
  3. 蕁麻疹urticatria
    • 俗稱風團或風疹塊,英文有時稱做hivesweltswheals
    • 依時間分類
      1. 急性蕁麻疹:發作時間或反覆發作時間小於六周
      2. 慢性蕁麻疹:發作時間或反覆發作時間大於六周
    • 成因:
      在皮膚中的嗜鹼細胞(basophils)和肥大細胞(mast cells),被抗原或刺激活化,分泌組織胺等物質,造成過敏反應,而誘發的因子如下:
      1. 感染:有些病毒(如:picornaviruscoronavirusRSV)、細菌(如:Mycoplasma pneumoniae)、寄生蟲(如:鉤蟲、糞小桿線蟲等)的抗原會誘發蕁麻疹,此時需注意,可能不適合使用口服或針劑類固醇治療
      2. IgE誘導的過敏反應:藥物過敏、輸血過敏反應、食物過敏、蚊蟲叮咬、接觸到灰塵塵蟎等過敏原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與免疫無關的食物不良反應

  1. 腸胃系統異常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 非乳糜瀉之麩質敏感Nonceliac gluten sensitivity
    • 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
    • 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Carbohydrate malabsorption
      1. 乳糖酵素缺乏Lactase deficiency
      2. 蔗糖-異麥芽糖酵素缺乏Sucrose-isomaltase deficiency
      3. 果糖不耐症Fructose intolerance
    • 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 對短鍊可發酵碳水化合物之不耐症
      Intolerance of short-chain fermentable carbohydrates (FODMAPs)

屬性FODMAPs

成分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過敏(食物、皮膚、呼吸道) Allergy (FoodSkinAir way) (1)

什麼是過敏?

  1. 定義:Allergy = Hypersensitivity = One's immune system reacts to substances in the environment that are harmless for most people.
    就是自作多情的疾病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腸胃炎Gastroenteritis (4)

腸胃炎的治療

找出致病原,治療潛在的病因,大部份的人是屬於輕度的症狀,一般會自我痊癒,請不要每次看到腹瀉就止瀉,嘔吐就止吐,有時就是要把壞東西全部排出體外才會好!

  1. 病毒性腸胃炎:
    1. 抗生素的使用對病毒感染並沒有幫助!
    2. 治療小孩和成人的病毒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則是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
    3. 腸胃炎期間飲食應清淡,因為過油或太甜的食物並無法吸收,反而會導致腹瀉症狀更加嚴重
    4. 建議順序:禁食→喝白開水→清流質飲食(稀舒跑或稀飯水)→溫和飲食、半流質飲食→清淡正常飲食(白軟飯、白麵包、白饅頭加一點鹽或糖)→正常飲食
  2. 細菌性腸胃炎:
    1. 一般也是不需使用抗生素,但免疫力低下、老人、小孩例外
    2. 請勿止瀉,細菌滯留於腸道會加重或延長病情和病程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腸胃炎Gastroenteritis (3)

寄生蟲性腸胃炎

  1. 分類
    • 原蟲性腸胃炎
      1. 阿米巴痢疾(Amebiasis)
      2. 梨形鞭毛蟲(Giardiasis)
      3. 隱胞子蟲病(Cryptosporidiosis)
    • 線蟲性腸胃炎:鞭蟲、蛔蟲、鉤蟲、蟯蟲、絛蟲
    • (扁形動物)中華肝吸蟲造成的腸胃炎
  2. 原蟲性腸胃炎
    • 阿米巴痢疾(Amebiasis)
      1. 由致病性阿米巴原蟲(Entamoeba histolytica)感染所引起的,90%感染者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但可能造成侵襲性腸炎或腸道外感染,約4~10%無症狀感染者一年左右可能發展成侵襲性疾病
      2. 臨床症狀約持續13週,包含發燒、寒顫、血便或黏液便、輕微腹部不適合併血絲或黏液便、間歇性下痢或便秘,有時會有體重減輕的現象
      3. 個案因間歇性下痢或長期腸炎,有時大腸壁會形成阿米巴性肉芽腫(amebic granulomata),可能誤診為腫瘤(carcinoma)
      4. 阿米巴性腸炎常與發炎性腸道疾病(ulcerative colitis)不易區別
      5. 小於1%的感染者可能透過血流傳播,發生肝、肺及腦部等腸外感染,其中以肝膿瘍(liver abscess)最為普遍,男性發生數為女性的10倍,急性期臨床表現為發燒、右上腹痛及肝臟部位壓痛感,慢性症狀則為體重減輕及食慾不振
      6. 極少數阿米巴原蟲感染者會發生皮膚疼痛性潰瘍,較常發生於肛門周圍或生殖器。感染者疾病嚴重度與年齡較輕、懷孕、使用類固醇、惡性腫瘤、營養不良及酒癮有關
    • 梨形鞭毛蟲(Giardiasis)
      1. 蘭氏賈第鞭毛蟲(Giardia lamblia)又稱蘭布爾吉亞爾氏鞭毛蟲、梨形鞭毛蟲
      2. 寄生在人體腸道內,引起腹痛、腹瀉和吸收不良等徵狀
      3. 旅行者和兒童易患病
      4. 也可感染動物,如哺乳動物、鳥類、爬蟲類、兩棲動物
      5. 喜歡棲息於冷水裡,如山上的河水、冷泉等,在美國,賈第蟲是除了細菌以外最常造成腹瀉的疾病
      6. 寵物有賈第蟲的疫苗。感染梨形鞭毛蟲的患者,排泄物會特別的臭
    • 隱孢子蟲病(Cryptosporidiosis)
      1. 蟲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 )造成的脊椎動物腸道疾病
      2. 通過糞口途徑傳播的水源性疾病(waterborne disease),主要發生在胎盤動物當中,病原體在水中以卵囊(oocyte)形式存在於自然水中環境,因此飲用不潔淨的水為主要患病原因
      3. 病原體通常寄生在小腸腸上皮細胞的帶蟲空泡內
      4. 免疫缺陷患者,寄生蟲還可能會進入病人的肝、肺、胰和膽囊等器官,造成更為嚴重的病理反應
  3. 線蟲性腸胃炎
    • 感染方式大致上可區分為兩種
      1. 經口食入,如蛔蟲、鞭蟲、絛蟲等
      2. 經皮膚穿入,如十二指腸鉤蟲、美洲鉤蟲等,經由污染泥土中的鉤蟲幼蟲穿入皮膚而感染←我目前沒見過
    • 寄生在人體腸道的的成蟲所產之蟲卵隨糞便排出後,直接污染或經由施肥間接污染土壤及栽種的蔬菜、瓜果或水源等,不良的飲食或衛生習慣,如生吃、生飲、飯前便後不洗手等,均可使蟲卵經口食入而遭感染
    • 腸道寄生蟲病的症狀依病原種類有所差異
      1. 一般線蟲(如蛔蟲、鉤蟲、鞭蟲等)可能出現包括腹部不適、腹瀉、嘔吐、營養不良及體重減輕等症狀,如體內有大量感染,更可能造成腸道阻塞、貧血、膽管阻塞及發炎等併發症
      2. 蟯蟲感染可能發生食欲不振、失眠、煩躁不安及肛門奇癢等症狀
      3. 絛蟲感染常見症狀包括不明原因腹痛、食欲降低、噁心、營養失調及體重減輕等症狀。豬肉絛蟲蟲卵可於小腸孵化,進而移行入身體或內臟的組織,因而造成囊尾幼蟲症,囊蟲最常見的位置在皮下組織及肌肉,產生的症狀可能不顯著;但若囊蟲感染到腦部、眼睛或脊髓則會造成嚴重的後遺症
  4. 中華肝吸蟲(Clonorchis sinensis)
    • 食用淡水螺類(第一中間宿主)並非中華肝吸蟲的感染途徑!
    • 中華肝吸蟲感染症不會人傳人!
    • 食入生的、未煮熟或保存不當的乾燥、煙燻或塩漬含有囊狀幼蟲的淡水魚(第二中間宿主),囊狀外壁經消化後,幼蟲在十二指腸內脫囊而出,循著總膽管進入肝臟內的膽管寄生
    • 切過魚的菜刀、砧板或放過魚肉的碗盤等餐具如附著囊狀幼蟲,沒有澈底洗淨或用高溫熱水燙過,而再用來切或盛放食物,可能會造成食物污染而導致感染
    • 大多數人如感染少量蟲數(少於100),症狀不明顯或輕微,例如:腹部不適、下痢,部分病人(10-40%)可能產生周邊血液嗜伊紅血球增多合併間歇性黃疸
    • 中度蟲數(少於1000),呈現症狀較明顯,包括發燒、寒顫、厭食、體重減輕、腹痛、疲憊或腹脹等
    • 大量蟲數(1000-25000),可能會出現右上腹部急性疼痛的症狀
    • 慢性感染者可能會發生肝腫大、腹部壓痛、腹水、門脈高血壓、黃疸或下痢等症狀,嚴重者可能致命
    • 中華肝吸蟲可在人體存活很多年(20~25),肝臟可能因長期慢性感染導致膽管上皮增生、纖維化、膽結石或細胞病變等,有很多研究顯示中華肝吸蟲感染症與膽管癌有關

 

化學物質或有毒物造成的腸胃炎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腸胃炎Gastroenteritis (2)

細菌性腸胃炎、細菌毒素造成的腸胃炎

  1. 病毒性腸胃炎的糞便通常為水樣、軟糊便,通常不出現血絲和黏液,細菌性感染就比較容易出現黏液、血絲便
  2. 常見致病細菌
    1. 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spp.
    2. 志賀氏菌Shigella spp.
    3. 曲狀桿菌Campylobacter spp.
    4.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5. 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
    6.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7. 大腸桿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
    8. 海洋弧菌Vibrio spp.
    9. 氣單胞桿菌Aeromonas spp.
    10. 仙人掌桿菌屬Bacillus cereus
    11. 耶氏腸炎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
  3. 傳染途徑:
    1. 主要是經過汙染的食物傳播,另外水源、動物等也是常見的傳播途徑
    2. 另外與旅遊和一些潛在疾病相關的風險因子,與細菌性腸胃炎的致病細菌彼此的配對
      整理於:
      細菌性腸胃炎對應的傳播方式和危險因子
  4. 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spp.
    1. 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因食入遭受動物糞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糞口傳染(fecal oral transmission)
    2. 易發生在7~10月,氣候溫暖的季節
    3. 吃生蠔、半熟牛肉、半熟蛋、未滅菌的奶等非全熟食物是常見的起因,而糞便中會大量的沙門氏菌,具高度傳染性,是為什麼小孩一人中獎,全家同型的原因
    4. 在感染後約6~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腹瀉、發燒及腹部絞痛等症狀,通常發燒72小時內會好轉,腹瀉3~7天內會變好
    5. 不過約5%腸胃炎的病人會發生菌血症,其中5-10%的病人會發生轉移性的局部感染,例如:蕈狀血管瘤=感染性血管瘤(mycotic aneurysm)、骨髓炎、關節炎等,有時候也會發生肝脾等處的膿瘍
    6. 嬰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狀通常較嚴重,易因菌血症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如腦膜炎、心肌炎、Reiter syndrome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經食品傳播的細菌性腸胃炎

未經滅菌或保存的乳()製品

Campylobacter, Salmonella, Listeria, and Staphylococcus spp.

生蛋、半熟蛋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過年十大常見疾病-腸胃炎Gastroenteritis (1)

什麼是腸胃炎?

  1. 定義:Gastroenteritis = an illness triggered by the inflammation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s
    腸胃炎就是胃或腸道發炎所造成的疾病(好像有點廢話…)
  2. 腸胃炎的症狀:食慾不振(loss of appetite)、腹脹(bloating)、噁心(nausea)、嘔吐(vomiting)、腹部絞痛(abdominal cramps)、腹部悶痛(abdominal dull ache)、腹瀉(diarrhea)、血便(bloody stools)、膿便(pus in the stools)、感覺不適:疲憊或全身痠痛(generally feeling unwellincluding lethargy and body aches)
  3. 腸胃炎是一個診斷(它有自己的ICD 10碼,而且可以自己當成一個疾病送出病歷),但在溝通或解釋的時候,又常常把它當成一個症狀的集合來形容,個人認為其中沒有對錯,民眾不一定需要如此清楚的分辨,但醫療人員應該要清楚自己正在說的是個診斷還是症狀,不然可能會越解釋越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4. 肚子痛細分
    • 廣泛性疼痛Generalized pain (性質通常是悶痛Dull ache)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單位換算

  1. 依檢驗項目字母排列:http://www2.cch.org.tw/labsearch/Lab_unit.aspx
  2. 依類別排列:http://www2.edch.org.tw/cp/change.htm


以下為備份自以上兩個網址

生化檢驗項目單位換算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petigo膿疱症
Folliculitis毛囊炎
Furuncles癤
Carbuncles癰

文章標籤

TeachingCen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